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8  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203
 近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会议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当前,国际形势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面临重构,围绕科技制高点的国际竞争越发激烈。企业对市场需求反应最灵敏,适应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的愿望最强烈。因此,只有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才能让科技创新离需求更近、离实用更近,让科技创新更有效率。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也在不断增强,创新要素加速向企业汇聚。去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至40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45.4万家;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已超过四分之三,762家企业进入全球企业研发投入2500强;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4.8万亿元,企业贡献了超80%的技术吸纳;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企业参加或牵头的占比已接近80%。

  继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需要从体系建设和目标导向两方面重点发力。

  从体系建设看,企业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偏弱。多年来,在政府主导的国家创新体系中,科研院所和高校占据主体地位,企业主要被视为生产经营主体,重点承担技术成果转化。在国家重大攻关项目和重大科技决策专家组中,企业科研人员所占比重偏低,企业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决策中的话语权和研发主导权不强。

  为此,要坚持系统观念,围绕“为谁创新、谁来创新、创新什么、如何创新”,从制度建设着眼,对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全链条整体部署,对政策、资金、项目、平台、人才等关键创新资源系统布局,一体推进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形成企业为主体、产学研高效协同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

  从目标导向看,企业基础研究投入能力和动力不足。创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我国企业研发投入更偏向“短平快”的实际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投入比例较低,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关键核心技术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要求企业承担更大责任。为此,要聚焦国家战略和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企业创新支持力度,积极鼓励、有效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大创新,推动企业在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和重大原创技术突破中发挥作用。

  面向未来,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意味着企业在技术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等方面,将有更积极主动的作为。企业将带动高校、科研院所共同完成高水平目标导向研发活动,建立起更加高效的创新激励机制,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科创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关键词: 企业科技创新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展会
微信公众号
qq群
 
工控网 | 工控文库 | 工控视频 | 工控软件 | 在线教育 | 用户使用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有文档及文件资料,除特别标明本站原创外,均来自互联网及网友上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我们保留版权,任何涉嫌侵犯本站版权的行为,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