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G通信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航天科工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3-04-28  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浏览次数:190
  我国6G通信技术研发取得重要突破,中国航天科工二院 25 所完成国内首次太赫兹轨道角动量的实时无线传输通信实验。

 

  利用高精度螺旋相位板天线在 110GHz 频段实现 4 种不同波束模态,通过 4 模态合成在 10GHz 的传输带宽上完成 100Gbps 无线实时传输,最大限度提升了带宽利用率,为我国 6G 通信技术发展提供重要保障和支撑。

 

  随着通信速率需求的不断提升,移动通信频段被扩展至毫米波和更高的太赫兹频段,这也是全球 6G 网络的主要研究方向,例如华为去年就已经展示过太赫兹(THz)通信感知一体化原型样机。

 

  太赫兹波在电磁波 * 的分类中,位于微波、毫米波等“电波”和可见光等“光”之间(图 1)。通常,其频率范围是 100GHz-10THz(太赫兹),波长范围是 3mm-30μm 左右,就是指电波和光重叠的区域。

 

  作为新型频谱技术,太赫兹通信可提供更大传输带宽,从而满足更高速率的传输需求,因此它也逐渐成为 6G 通信关键技术之一。面向未来,6G 通信峰值速率将达到 1Tbps,需要在已有频谱资源下进一步提高利用率,实现更高的无线传输能力。

 

  中国航天科工官方介绍称,25 所自 2021 年以来,瞄准 6G 通信的热点需求,紧跟国际通信技术前沿,选择太赫兹轨道角动量通信作为全新突破方向,在太赫兹频段上实现多路信号复用传输,完成超大容量的数据传输,频谱利用率提升两倍以上。未来,该技术还可服务于 10m-1km 的近距离宽带传输领域,为探月、探火着陆器和巡航器之间的高速传输,航天飞行器内部的无缆总线传输等航天领域应用提供支撑,为我国深空探测、新型航天器研发提供信息保障能力。

 
关键词: 6G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展会
微信公众号
qq群
 
工控网 | 工控文库 | 工控视频 | 工控软件 | 在线教育 | 用户使用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有文档及文件资料,除特别标明本站原创外,均来自互联网及网友上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我们保留版权,任何涉嫌侵犯本站版权的行为,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