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将占领3C电子市场,富士康到底意欲何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3-16  作者:工控网  浏览次数:338
     众所周知,富士康是我国制造业龙头老大,更是电子行业的代工龙头,是智能手机生产的代名词,以致于苹果之后,很多智能手机厂商也绝大多数会选择富士康来代工生产。但是近日,有消息报道,富士康今后的重心将放在机器人以及自动化上。
    “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
    富士康一直以来作为中国舆论的焦点,早前的员工跳楼事件,层出不穷,这都是由于劳动力短缺等问题而引发的现实事件。
    随着人口红利的上升,“机器换人”逐步被引到风口浪尖上。不管是从成本还是未来发展来说,“机器换人”是不可避免的,富士康也不例外。
    首先面对劳动力和人工成本等压力,各企业都希望能通过机器人来减少公司成本,摆脱对不可持续的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提高产业线上的生产效率。
    其次,中国在内的全球好几个国家都在大力推行工业自动化产业升级转型,这是整个产业发展的趋势。在互联网业态下,电子智能必然朝着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方向发展,工业机器人、自动化设备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
    自2011年,就有消息称富士康就构想了“百万机器人”计划,预计投入100万台的机器人部署到工厂中,用机器人去替换那些较危险或重复性高的工作。目前,富士康已设有7座“关灯工厂”,即无任何人工,完全通过智能机器人自己工作。
    富士康的机器人计划,从代工厂转型切入自动化,到开辟市场迁移生产基地,再到深化自动化研发生产,这一系列举措,无一不是制造业发展风向标。
    稳步发展的自动化布局
    要解决劳动力问题,就只有走加大自动化,机器换人的路。富士康在自动化布局上,分为三大步:
    第一步,针对过于危险的岗位或者人类员工不愿从事的工作设置自动化工作站。
    第二步,实现整个生产线的自动化。
    第三步,实现整个工厂的自动化,只保留少数人类员工负责监督生产、管理物流,并部署测试及视觉检查工作。
    多年来,富士康一直深耕生产自动化。早前,富士康曾公开表示,在2014年装配100万台机械臂,预计5到10年内,完成首批自动化的工厂,2020年完成30%的中国工厂自动化覆盖。到目前为止,富士康已经部署和研发生产“Foxbot”工业机器人大约4万台,其生产速度每年达1万台。这些机器人可以执行按压、印刷、抛光、包装以及测试等20多项工作任务。另外,富士康还在钻研医疗机器人领域。
    工业机器人自动化发展趋势
    近几年来,人们一直在说智能制造、自动化生产。
    例如Uber开始研发无人驾驶汽车;谷歌意欲通过无人驾驶取代各城市的出租车;日立生产能跟人类沟通的客服机器人;麦当劳等各餐厅出现自助点餐台;MomentumMachines的公司开发的制作汉堡机器人;Zume研发的制作匹萨的机器人等等。类似的生产机器人还有很多很多。
    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各行业市场的主流,其中机器人系统集成处于上游阶段。据相关数据显示,整个中国机器人的相关企业有428家,其中系统集成商占88%,而在全球工业机器人集成中,“搬运”机器人占比最大。
    工业自动化系统集成打造的目的就是智慧工厂,尽管自动化的门槛较高,但随着技术发展,人工智能的普及,将为整个科技行业、新制造业带来更大的突破点。
 
关键词: 工业机器人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展会
微信公众号
qq群
 
工控网 | 工控文库 | 工控视频 | 工控软件 | 在线教育 | 用户使用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有文档及文件资料,除特别标明本站原创外,均来自互联网及网友上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我们保留版权,任何涉嫌侵犯本站版权的行为,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