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行业发展迅猛,机器人成送货小能手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31  作者:工控网  浏览次数:1796
     近年来,随着电商与外卖的迅猛发展,配送行业呈现大幅度增长的趋势。根据国家邮政局数据显示,2012至2017年间的快递业务量骤增605%,全国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400.6亿件,同比增长28%,预计到2020年快递业务量将达到700亿,可见消费者对快递配送业务的依赖。
    物流行业发展迅猛,机器人成送货小能手!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物流行业不断发展,消费者对快递运输速度、服务质量、个性化需求的高要求也愈加明显,这给末端配送带来巨大的压力。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想出了更好的办法,用机器代替人正成为配送领域新的变革。
    从总体来看,用机器替代人进行配送可不只是未来式,这是正在进行式。当前智能配送已经从概念落地,将科技运用到物流领域已经成为了新的风口,一大批行业先锋与产业创新者正紧盯这一领域。根据麦肯锡预测,未来10年,80%的包裹交付都将会自动进行配送。
    在人力成本飙升的当下,很多公司已经入局机器人配送领域,美团、阿里巴巴、苏宁、京东、深兰等一大批公司研发生产出了智能配送机器人,并已经开始了实地配送测试。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几款关注度较高的机器人吧。
    京东配送机器人
    2018年6月18日,京东配送机器人在北京市海淀区著名的“后厂村儿”正式开启了全球首个全场景常态化配送运营,为配送机器人规模应用和更广布局进行先行尝试。这些配送机器人可以自如地穿行在道路上,并精准地避让往来的行人车辆,同时他们还可以辨别红路灯、规划线路、进行自主泊车等等,像极了一个拥有智能的人类。
    在货物到达指定地点时,配送车会主动发送消息给用户提醒配送到达,用户则可以选择人脸识别、输入取货验证码、点击手机App链接等三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进行取货,非常人性化。当前,京东已经在北京、上海、天津、广州、贵阳、武汉、西安等数十个城市就配送机器人项目的应用开展布局。
    苏宁配送机器人“卧龙一号”
    2018年6月16日,苏宁物流无人配送车“卧龙一号”正式落地北京,完成首次上岗测试,并在6月18日正式开始进入常态化运营。投入运营后,“卧龙一号”将承担苏宁小店周边社区3公里范围内,线上订单1小时生活圈的即时配送服务。
    据悉,“卧龙一号”是由苏宁自主研发的无人快递车,在无人控制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让行人和车辆、乘坐电梯、叫门等动作,智能完成快递送达工作。同时,这款快递车也是国内首个实现室内外场景无缝切换无人车,融合物联网、云计算、AI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可以解决小区复杂场景的配送需求,并实现恶劣天气以及夜晚的24小时配送,真正做到了全天候服务。
    Nuro全自动无人配送车
    2018年1月30日,美国山景城初创公司Nuro推出了同名的L4级纯电动无人配送车,该车辆完全由计算机控制,没有任何为人类驾驶准备的部件。它可以识别信号灯,并对不同的障碍作出反应,例如刹车、调整车速、变更线路、转向等。在运载功能方面,无人配送车配备冷藏或加热装置,可以满足不同物品配送的需求。
    和其他配送机器人最大的不同是,这款机器人并不是为低速园区内或者人行道而设计的,这是一台完全可以在地面机动道路上行驶的,按照车规设计的L4级送货电动车,因此可以在绝大多数城市内的地面道路上行驶,可以极大提升运输速率。
    结语:
    近年来,随着智能科技的快速发展,机器替代人工做重复性高、体力重的工作已经成为了一大趋势,在人工成本不断提高的背景下,让机器人送快递也符合实际需求。今天,小编只是简单列举了几款配送机器人,其实在智能物流领域还有更多的智能黑科技值得我们去一一探索。
 
 
关键词: 机器人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展会
微信公众号
qq群
 
工控网 | 工控文库 | 工控视频 | 工控软件 | 在线教育 | 用户使用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有文档及文件资料,除特别标明本站原创外,均来自互联网及网友上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我们保留版权,任何涉嫌侵犯本站版权的行为,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