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条吃出虫!机器人才是食品加工安全的“救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1-03  作者:工控网  浏览次数:349
     辣条,几乎是吃货们的首选美食。不同与路边的“三无”产品,卫龙作为辣条界的一股“清流”,不仅在国内有着超高知名度,此后更是走出了国门,收获了一众吃货的信赖。但即使是卫龙,如今也被爆出了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的新闻:近日,一位顾客在卫龙辣条火锅中吃出了疑似虫子的东西。
    图片源自网络视频截图
    对于食品加工企业而言,卫龙绝对不是第一家出问题的知名企业。有知情人士向高工机器人网透露,许多厂家在产品的分拣、包装环节都是靠人工完成的,而其中的卫生环节把关并不到位,情况相当糟糕,不仅有人不戴手套,还有人直接在生产线“边吃边工作”。这位知情人士直言“看过现场之后再也不想吃零食了,”并表示自己已逐步开始用部分进口食品代替国产。此外,一些个人卫生用品也同样是在这样的卫生环境中生产的,长期使用,对消费者的健康必将带来极大隐患。
    作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中国生产的产品却要面临被消费者质疑,乃至沦落到被进口产品“替代”的地步,不得不说是种极大的讽刺。食品安全关乎民生大计,而且生产环节种的严格把关也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在各行业都开始大举进行自动化升级,“机器换人”的今天,食品加工行业同样掀起了一股自动化热潮。其中,针对食品、药品加工而诞生的并联机器人是最适宜食品加工企业引进的设备,其极高的节拍和准确度能够很好的提升效率。以并联机器人行业新秀勃肯特的产品为例,其最高速度已达到400次/分钟,重复定位精度高达±0.01mm。除此之外,由并联机器人组成的现代化产线,也能很好的隔绝灰尘、杂物对食品的污染,避免细菌的滋生。
    并联机器人还可以做很多重复性的工作,更好的节省人力。以果酱的装箱工位,每2小时就需要更换一次工人,而并联机器人可以突破人类难以突破的极限,这也是勃肯特机器人最大的优点。食品加工行业对卫生环境及工艺精度要求高,目前韩国所有的食品企业都不允许直接与人接触,而要求使用机器人,我国也有这个趋势,现阶段正在加强这方面的监管。
    在中美贸易关系前途未卜,机器人行业内部价格战频发的今天,并联机器人却凭借自身的特性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新路。有消息显示,并联机器人的国内市场需求其实应该达到每年2-3万台的状况,但由于当前国内的劳动力相对而言还能够满足食品、药品等行业的需求,因此自动化需求尚未赢来爆发。但随着用人成本越来越高,企业面临“招人难”、“用人难”、“留人难”的“三难”问题,而国家层面和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药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些行业将不得不采取机器换人的方式进行产线升级,而中国的并联机器人也将迎来高速发展期。
 
关键词: 机器人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展会
微信公众号
qq群
 
工控网 | 工控文库 | 工控视频 | 工控软件 | 在线教育 | 用户使用指南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手机版 | 广告服务

本网站所有文档及文件资料,除特别标明本站原创外,均来自互联网及网友上传,如有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处理。
我们保留版权,任何涉嫌侵犯本站版权的行为,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